为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,凝聚育人合力,帮助新生家长全方位了解学院办学特色、专业培养体系及学生管理服务工作,9 月 15 日,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以“和山友约” 第 121 期活动为载体,围绕 家校携手 共育未来”主题,成功举办 2025 级新生家长面对面沟通会。学院党委书记王杨、副院长梁博淼,各系负责人、2025级新生班主任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家长齐聚一堂,共话学子成长之路,共绘协同育人蓝图,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大力主持。
会上,王杨代表学院向2025级新生及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。她以学校、学院发展历程为脉络,结合办学定位与育人目标,提出了学院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育人初心,也表达了对2025级新生“逐梦电气、不负韶华”的殷切期待。她强调,电气学院始终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、国际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卓越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。大学四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,唯有家校紧密合作、同向发力,才能为学生营造“敢探索、能成长、可成才”的良好环境,助力他们实现知识、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。

学院副院长梁博淼就本科生教学、实验室建设、学科竞赛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。在本科生教育方面,介绍“理论 + 实践”双轨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;在实验室建设领域,展示高水平科研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支撑作用;在学科竞赛板块,分享学院近年来在国家级、省级赛事中的亮眼成绩与备赛机制;在国际合作维度,介绍了海外交流、联合培养等项目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的具体路径。
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大力就学生思政工作经验做分享,他指出,大学从来都不是“高中的终点”,而是“人生的新起点”;生涯规划不是“大四的事”,而是“大一就要种的树”;孩子“长大了”,更需要“尊重式的陪伴”。希望家长同学院一起,用“理解”代替“焦虑”,用“尊重”代替“掌控”,用“携手”代替“独行”,鼓励孩子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,更要学会自主成长、学会规划未来、学会成为一个有担当、有温度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

专业发展与就业方向,始终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。各系负责人以“专业建设领航人”“课程学习把关人”的身份,依次上台深入解读专业特色、核心课程、师资力量及行业发展方向,并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“专业学习难点”“未来就业路径”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。四位老师的分享既兼具专业深度,又饱含育人温度,不仅消除了家长对专业学习的疑惑,更为家长协助孩子规划大学四年学习提供了精准指引。我院自动化223班邵柯楠同学还现场演示了机器狗的算法结果,向新生和家长们展示了学校专业学习的成果。


学院还精心准备了《家校同心赴成长之约,四向联动筑学子未来—— 致2025级新生家长的一封信》,在会前逐一分发至家长手中。信中明确倡导“家校同心、协同育人”的家校共育格局,并提出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、共守挫折教育底线、联动习惯培养目标、共创生涯规划共识”的四向联动举措,为家校协同助力学生成长提供了具体实现路径。

此次沟通会,不仅让家长全面、深入地了解了电气学院的办学特色、育人举措与服务细节,更凝聚了“家校共育、同向同行”的共识与力量。未来,电气学院将持续完善家校沟通机制,以更优质的教育服务、更精准的育人举措,与家长携手同行,助力2025级新生在大学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,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卓越人才。
